第53处订正——部编版三下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说明
笔者从2011学年起对此处提出质疑——到今年第8个学年才得以订正——编者“坚守”7个学年了;若从本册教材2003学年第1版起计,则加注之缺失达15个学年之久九月手机版。久乎哉?不久也?
更重要的是,此处若不是部编版会作出更改吗?我认为,答案是否定的九月手机版。
原版
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7学年三年级上册36页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
注释
九月九日:即重阳节九月手机版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、佩带茱萸、饮菊花酒的习俗。
现版
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35页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
注释
[九月九日]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九月手机版。
浅析
一、原版人教版之错
“九月九日”应注指农历却缺失,因而学生大多不知它是什么历法的月日九月手机版。更因为大多学生只知公历不知农历,以致他们会以为这“九月九日”也是公历。
或曰,阿拉伯数字表某月某日是公历,汉字数字表某月某日就是农历,这是惯例九月手机版。
答曰,非也九月手机版。十月一日国庆节是农历吗?三八妇女节,非要说成38妇女节才是公历?五一劳动节,51劳动节?五四运动、六一儿童节等呢?——八月十五中秋节例外。
反倒没注什么历的多默认为公历,这才是惯例九月手机版。
如同“公元前”(或“前”)与“公元”,什么都没注则多默认为后者九月手机版。
尽管会有部分学生在未加注的情况下也知“九月九日”指农历,但教学须面向全体九月手机版。
尽管未加注可由教师解释补救,但教材本身加注岂不更好——起码无一遗漏九月手机版。
二、现版部编版之改
加注“指农历”,且“九日”说成“初九”,是农历才有的说法九月手机版。
范例不一而足九月手机版。见本册34页注释:
注释
[元日]指农历正月初一九月手机版。
本来,说“初一”而不说“一日”,就颇具农历色彩,但还是要再“农历”一下九月手机版。